技术部如何做复盘——“年终盘点一对一”之创业失败的工程师

2022-02-02 From 博客园 By 叶小钗

继续整理技术团队最近的年终盘点,「采用我问他答的形式」主要是聆听,今天这位同学,之前我给他打的标签是「热情、踏实、单纯」。

很多好的品质都能在他身上看到,但他同时也包括了「优容寡断」,这个同学肉到爆,特别犹豫的同学往往会错失很多良机。

他近期的情况是刚刚出去创业了一年,「濒临失败时被我捞了回来」,想必今年感慨万千,带着这些信息,进入今天的总结。

你的感悟

小钗:你才来到团队,又刚经历了失败,直接说下感悟吧......

迷茫的开始

说到年终总结,今年变化很大,组织关系都变了好几次,业务重心也一直在变化。

一直在变化的业务,导致今年业务成果上相对于以往来说,感觉没有什么值得单独拎出来的说道。

然而,前几年付出「很大心血」的业务「不可挽回」的「相继挂掉」,内心「五味杂陈」,还是好忧伤.....

从2021一开始很迷茫了,主要来自于两方面:

产品上的失败

这些项目从技术方来说,这几年,我可以拍着胸脯说,我做的还是很不错。

无论是本职工作Android、还是非本职工作如设备的关键硬件模块原理、设计、生产我都是深度的参与,也能在专业方面给各个协作方一些重要的意见;

甚至面对未知的一些技术方向,也能从零开始,持续研究和探索出技术可以执行的方案,甚至解决一些市场上的技术难题。

当然,无论感情上是否能够接受,「该挂掉项目还是会挂掉」的;

技术瓶颈

随着业务停滞,技术成长的的天花板也越发的明显:

1)在Android领域,无论是Android 开发、还是与Android结合的硬件开发,已经干的不错了。

继续发展也只有系统层和大前端的方向;系统层还是很有吸引力,但是没有业务场景;

大前端的方向干业务已经没问题了,但是感觉可以增长的空间满足不了我诉求,同时前端太卷了,两年不看又换上了很多不大熟悉的东西;

2)在硬件领域继续深耕?没有好的条件了。

要知道培养一个好的硬件工程师是不同于培养好的软件工程师,做程序的给台电脑勤奋点,聪明点,有点合适的机会还是可以干的不错。

而硬件呢?这可以需要花钱才能培养出经验,比如一个硬件设计失败了,那就是失败,不能像程序还可以修改个bug就又可以上线,那又是要花不少钱才能重新搞;

3)在AI方向?做过一些东西,对这个还是有一定的认识,但是就是因为认识,才知道这个领域只有TOP才能走的远,目前停留在能够使用程度就应该是当前阶段的最优解。

新的起点

产品的失败,也让我持续的反思。

无论感情上是不是能够接受,业务性公司,「业务永远第一生产力」,只有把业务做好,技术才能够体现自己的价值。

这些道理虽然很早就知道,知道和实际遇到不是一回事。

今年我也更加的关注于产品侧,思考是否有更好的产品逻辑,思考怎样的技术手段才能更好的支持产品。

作为一个技术人,最直接的方式还是通过技术的手段来实现产品的价值。为了更好的做产品,我也不再觉得自己只是一个Android,开始越来越关注一些服务端的事,做一些服务端的业务。

今年在服务端领域看了好些东西,也从好几个服务端大佬那里偷师了不少,成长很明显。

比如:最近我在看一个很复杂上古业务的时候,我两眼就知道这个代码,从前端到网关,在到各个微服务里面数据怎么流转的,甚至那一坨 「便便」 为什么是这么设计,他们当时是怎么思考的都能猜测出一二。

补足后端技术栈的不足,我的技术栈应该就比较全面了。

面对不同的业务场景,我也能够更好的选择是用锤子还是铲子。面对各种业务,也能够更加全面的应对;

当然啦,目前服务端才踏入门槛不久,汗水肯定会给我一份满意的答卷;

我的问题是什么

我算是一个全能性的选手。

技术的广度还是可以,Android、前端、后端、甚至于硬件和算法都做过。

也都还在不同阶段取得过一些成绩;在Android领域,技术的深度也还行。

总的来说,自认为是战力还算不错的独狼。但是,我在一些方面还是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,明显的是以下两点:

1) 业务意识还不够;

长期以来感觉更多是像一个工具人,来攻关和处理一些技术难点。

面对业务更多是想着如何实现这些产品狗的需求,虽然对一些也有对产品的一些想法提出一些意见和修改,但是都还是太表面,更多关注到具体的事上,而没有从这个事背后的底层逻辑来思考。

比如:我们做过的新版的幼儿魔镜,就是很明显的例子。后面我从其他的场合了解需求方最真实的诉求,新的Q版的设计是需求方想要的吗?

UI交互也是他们想要的吗?这些也都是最表面的东西,对需求方来看这些更多是一个半成品的玩具吧。

2) 团队管理经验欠缺;

面对集团化的战争,只有团队协同作战才能最终赢得战争;而协调有规模的战争经验欠缺;

2022年的展望

新的一年又开始了,新的机遇,新的机会。

经历了一些产品的失败后,我更加的清晰的认识到产品和技术的关系。

「技术只是解决现实问题的一种工具」,我们的技术是为产品服务。只有做好产品,自己的技术才有价值,自己也能长远的发展和成长。

我今年准备在下面两个方向加足马力:

1) 希望自己能够补齐自己技术的在后端短板,在后端的技术能够快速成长,能够独挡一面,能够摸得到公司一些同事的肩膀。

此后以Android和后端 这两架马车作为自己的技术主线。通过对整个技术的全面把握为业务助力。

2) 进一步加强自己对产品的关注,深度了解自己做的产品的目的和意义。

不只是停留在一个技术的角度首先想到是怎么实现,而是横向了解需求,了解需求的背景,目标,从更加的全面的技术视角来为产品助力。

小钗总结

朴实无华的一篇总结文,波澜不兴。

该同学其实是以技术专家角色参与的创业团队,如果成功收益会很大。

可以看到该同学的思维一直围绕着我是一个高工,我要把高工的事情做到极致;我现在是单技术栈,我要想办法做到多技术栈。

整个遵循的基本是「少即是多」的概念,没有深入思考要不要去合适的大公司继续深造下,在管理想过的进境也不甚理想。

总而言之,这次创业被失败经验包,该同学可能吃的不够,至少从总结来说,是很不够的。

本文来源:博客园,转载请注明出处!

来源地址:https://www.cnblogs.com/yexiaochai/p/15858742.html

君子曰:学不可以已。
《算法导论(原书第3版)》
本书是操作系统领域的经典教材,主要内容包括进程与线程、内存管理、文件系统、输入/输出、死锁、虚拟化和云、多处理机系统、安全,以及关于UNIX、Linux、Android和Windows的实例研究等。第4版对知识点进行了全面更新,反映了当代操作系统的发展与动向。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操作系统课程教材,也适合相关技术人员参考。
发表感想

© 2016 - 2024 chengxuzhixin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
浙ICP备2021034854号-1   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6107号